新闻资讯
News
企业风采Corporate Style
MORE+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铸造工程》2022编委理事会议在上海召开
更新时间:2022-09-13 16:47:00点击次数:956次
《铸造工程》2022编委理事会议在上海召开
2022年9月18日,《铸造工程》杂志编委、理事单位及特约嘉宾等40余人参加了在上海富悦大酒店召开的“《铸造工程》2022编委理事会议”。

一年多来,在编委和理事单位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铸造工程》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员工学习成长”为己任,深切关注铸造技术新成果,紧密追踪行业技术变革与发展,着重报道铸造全产业链上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技术信息,兼顾报道企业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资讯,一步步将自己塑造成为铸造人交流的平台和窗口,办刊工作良性循环。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总工程师、《铸造工程》杂志主编袁亚娟主持。

杂志副主编柳建国代表编辑部作了2021年度办刊情况汇报,首先对2021年编委理事会议上所提出的建议作了答复并汇报改善实施情况;接着,从六个方面对办刊情况作了汇报:
⑴收稿备稿稳步提升,稿件质量不断提高,办刊进入良性循环;⑵稿件“三审三校”流程进一步规范,审、编、排、校配合默契度还需提升;⑶发行量和传播力稳步提升,但栏目、内容仍需优化;⑷办刊队伍成长迅速,但编辑策划能力有待提升;⑸服务目的及对象进一步明确,行业服务全面展开;⑹下步重点工作打算等。

编委、理事纷纷表示了对办刊工作的认可,并分别从自身体会出发各抒己见。其中,刘越编委提出了三点建议:①更精准的期刊定位;②核心期刊的策划;③期刊的差异化办刊、特色。李增民编委针对杂志应发挥主管、主办单位——中国铸造协会的平台优势,在学术研究与企业应用里选择结合点,探讨为产学研面向企业服务方面的办刊方案。郜业见编委针对杂志“工程应用为主”服务宗旨,提出分栏目设置,通过栏目来体现杂志的特点、特色。卜伟编委建议杂志应多参与企业的研发工作,多办专题。刘满对理事点评了杂志今年有两期各有一篇文章涉及本企业研发产品的应用效果评价,对同行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张科峰编委提出杂志创刊时就有定位造型材料的特色,现杂志虽已更名但应保留这一特色,可考虑通过栏目设置来实现。俞正江编委提出适应现代快节奏,从实践提炼到学术的措施是不但要靠三审三校质量提升,还要靠编委的引导与指导。周建新编委指出要抓住高校培养已由单一的学术型转为学术、工程并重的契机,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扩大优质稿件的资源。特约嘉宾范金辉老师对杂志从强到大的办刊提出了建议。马艳霞副理事长提出了分享企业现场咨询和应用经验,以及提高杂志公众关注度的建议。刘武成理事长认为杂志非常重要,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起着很大的作用,肯定了之前杂志为企业技术人员举办的专题讲座,希望后面继续举办,并提出为杂志评选出的优秀论文获得者创造分享交流他们经验的讲座,给更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机会。参会的编委、理事纷纷建言献策,为日后更好地办好杂志提出各自中恳的建议。




袁亚娟主编代表杂志编辑部感谢各位编委、理事单位一直以来对杂志的厚爱与支持,在结合编委、理事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志如何做好有利于行业与读者的平衡、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联络等方面的改进想法。
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杂志出版单位领导王东生对如何办好杂志、如何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与支持等方面工作将进行专题研讨,有责任有信心发挥协会资源办好刊物。

中国铸造协会会长、杂志社社长张立波对在座的编委、理事,以及因疫情防控、会议冲突等不能现场参会的编委、理事,一直以来对杂志的关怀与指导表示衷心的谢意。同时,他也对杂志办刊及编委、理事履职方面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杂志颇具权威性,行业信息可优先考虑在《铸造工程》发布;
杂志被赋予更多行业服务职能,开展品牌推广工作,要做好体系建设;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国际化发展,鼓励杂志与国内外优秀媒体合作;
在下届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正是杂志创刊五十年之时,《铸造工程》要迈上一个大台阶!

最后,杂志社衷心感谢各位领导、编委、理事在百忙中能够出席会议,并对办刊工作提出中肯且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办刊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思路。比标杆、补短板、创品牌是《铸造工程》今后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杂志社将在各位编委、理事的指导下不断成长。